用時一年半,新能源產銷達成第二個千萬!
來源:峰值財經 發布時間:2023-07-05
從2022年2月到2023年7月,不到一年半的時間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達成第二個千萬。7月3日,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,到今天,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突破2000萬輛,“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”。 第二個千萬,用時一年半2022年2月,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剛突破千萬輛。而達成第一個千萬,用時26年之久。1995年,我國第一輛新能源車下線,是一輛命名為“遠望號”的純電動大客車。而隨后的20余年時間里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緩慢,市場占比常年徘徊在1%上下。2015年,我國雖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但銷量也不過33萬輛,占總銷量比例僅1%。直到2018年后,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才邁入新的里程碑。這一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突破100萬輛。隨后的三年,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穩定在百萬輛以上。到2020年底,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500萬輛。新能源市場逐漸從政策驅動走向了市場驅動。
2021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再次跨越新階段。隨著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的持續升級和降本,各品牌推出的產品越發成熟,新能源汽車進入高倍速增長時代。2021年新能源銷量為350萬輛,同比增長達6倍,市場占比提升至13.4%。到2022年,新能源銷量已提升至688萬輛。而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萎縮。一年半的時間,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從500萬輛到1000萬輛。而第二個一年半,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突破2000萬輛。目前,我國已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占比目標?!缎履茉雌嚠a業發展規劃(2021—2035年)》提出,到2025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%左右。而事實是在2022年底,我國新能源滲透率就已突破25%。今年前5個月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突破290萬輛,同比增長46.8%,市場占有率為27.7%。多重利好因素促成“好成績”近兩三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能如此快速的增長,是由多重因素促成。首先依舊是政策的驅動。雖然新能源補貼在退坡,今年更是已結束,但免征購置稅政策的延續,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,以及北上廣深等新能源主要城市的限購政策等,都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。其次是頭部新能源品牌的鯰魚效應。2019年,特斯拉國產Model 3交付,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新能源銷量的增長。同時,越來越多品牌加入,進一步激活了新能源市場,豐富了產品矩陣。比如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發布宏光MINI EV,改變了低端市場格局;比亞迪王朝和海洋兩大系列,在30萬元以內新能源市場一支獨大。
然后是技術的創新升級,產銷規模的擴大,降低了生產成本。尤其是插混技術的普及,擴大了新能源產品在新購市場占比。有數據顯示,不限購不限行的城市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都已高達22.3%。今年,“油電同價”成為高頻詞,就是因為這兩年部分新能源產品價格已能做到與燃油車競品同價。比如,比亞迪的海豚、秦PLUS冠軍版價格已下拉至10萬元以內。最后是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變化。年輕消費者對國產品牌尤其是國產新能源品牌的認同感變高,包容性變強。而且,部分對智能化有感又喜歡嘗鮮的消費者,也較為青睞新能源產品??偟膩碚f,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已不可逆。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,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可達到920萬輛左右,滲透率接近40%,2025年滲透率有望超過50%。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完成下一個千萬輛的產銷目標,時間肯定會更短。